Tuesday, 10 May 2011

10年的时间-找到家的感觉

用了近10年的时间,让很恋家的自己好像真的是熟悉了温哥华的生活,把这里真正当成了家,以往的想家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的是淡薄了许多。记得几年前在M建筑师事务所上班时,负责带我的那位从南美洲来的建筑师说过:“任何一个移民都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从心里感觉这里是你的家”。这大概是她自己的体验,当时的我还在想会吗?我会变得不那么想念家乡而把这里当成我的真实的家吗?现在我发现自己也很认同她的这个观点。

意识到自己突然变了,是上次从北京回来的那天。完全是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近10年的移民生活,第一次从心里把温哥华排在了北京的前面,事先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只是突然之间想问题的方式变化了。难道真的是10年才会让一个移民真正地变成“居民”。不知其他移民的感受,我是从心里的体会。非常深的体会,这里是我家,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很难融进这个社会,现在才明白是自己没有把自己当成是这个社会的一员…..

当年登陆温哥华时一家三口孤独无助,(那时的温哥华和现在有很多的不一样)现在还会记起在METROTOWN公寓的第一个夜晚,儿子睡着后,我望着空空的家,无声地哭了很久,那一刻真的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离开一个很熟悉的地方,跑到一个什么都不属于你的城市重新开始。好在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干净安静的环境,超市里丰富新鲜的食品,街上的小松鼠和很友善的加拿大人。

最近整理东西时,偶然看到刚来时写给婆家的一封信(email),信里有一段关于儿子HH的描述觉得很有趣。就抄在这里留个纪念吧-------HH很好,你们一定很想念他,他吃饭好,睡觉好,也懂事了,商店的玩具只是看,然后跟我说等爸爸工作了,给我买。大概不用去幼儿园,吃的又好,他不想回北京,但偶尔也说‘明天回去,今天不回’,有一天看到和爷爷奶奶的合影问‘怎么把照片带来了?’我说‘想爷爷奶奶的时候就看看’他说‘那我怎么看了还想?’还有一天,突然说‘想奶奶了,这里也没有人给我说----大白菜呀,包饺子呀。大白菜呀,包包子呀。大白菜呀,熬粉丝呀。大白菜呀…..虽然孩子小,其实他也想过家。

刚来的时候每每看到天上的飞机自己都会掉眼泪,每年回去的日子就像是充电器到了需要补充电力的时候,回来后靠着它再维持一年,然后再回去充电…..现在终于不需要充电器了,会享受回去和亲人相聚的日子,也会享受这里每天简简单单的生活…..这个过程也经历了差不多10年的时光。从30出头的朝气蓬勃到人到中年,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可以记下的生活和经历。但因为我们忙碌,因为我们懒惰,或者没有激情,又或者不屑真正把记忆留在纸上的有几个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追求,我会选择在有空闲,有心情的时候,记一些过去的记忆,不然那样的日子还真的会被忘却了。


Sunday, 8 May 2011

母亲节快乐-MAY08, 2011

最近发现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网站,想献给各位热爱烹饪的妈妈们分享-祝母亲节快乐!
http://www.ytower.com.tw/

Monday, 4 April 2011

儿子的鱼缸(s)

养鱼的纪念
时间过得好快,算起来儿子养鱼也有一年半的时光了,想想应该给他留下些回忆,所以就整理了一些家里鱼缸的照片贴在这里。
孔雀鱼和红绿灯的和平家园


                                                                             
下面这篇日记是2009年写的,现在孔雀鱼的孩子都已经好几代了,从开始的几条,现在是几十条。虽然我还会去看鱼缸,但已经无法去数到底有多少小鱼大鱼,太多太多......所以自己挺佩服儿子的,懂得很多,也不知是怎么学的。看来有兴趣还是最重要的学习动力。

NOV05, 2009 第一批小鱼的诞生

今天在鱼缸那儿看了好久,突然发现自己也开始喜欢鱼了,之前对鱼的喜欢只是因为儿子从1岁左右开始看海底世界开始,随着年龄长大,他依旧保持了对生物世界的爱,我总是逗他是生物学家。记得几年前他也想养鱼,但因为家里已经有了狗,让他只能选一个宠物,我跟他讲否则花销太大。当然他选了狗。

从今年春天开始,儿子差不多每个周六都要和老公去DEER LAKE捞湖里的一些小生物,水草。然后放在大大小小的桶里养殖观察,第二周又会送回湖里。期间养了龙虾,水蝎子,蜗牛,蜻蜓甬,潮湿虫等。大概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大概知道我不会同意给他买鱼缸,他也就没有明确和我讲过他的想法。等7月妹妹一家三口来温哥华旅游时,问他需要的礼物时,他回答想要一个小鱼缸,于是去了METROTOWN的宠物店,买了一个50多加币的2.65加仑的小水族箱,里面配置了沙子,过滤器等。他和表妹天天都要在鱼缸那里待上好一会儿。(里面没有鱼)我理解那是他的兴趣,但也没有特别关心过。后来小姨他们回北京了,有一天我们全家去了PET SMART店,因为儿子说孔雀鱼的繁殖能力最强,又比较好养,就先买了4条母孔雀鱼,2条公的。但第一周就死了2条母的。其他的活得还不错。后来就又买了4条红绿灯鱼(抱歉我都说不出名字),因为还想买其他的,去问了售货员,人家讲鱼缸太小,不能养那么多。就又买了3个小虾….那段日子,他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鱼。什么时候该喂了,哪条鱼儿不舒服了.....看到他每个星期去验水,研究鱼的专注,就在10月给他买了一个20加仑的鱼缸。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也变得慢慢开始关注他的鱼了。
第一个小鱼缸


上周他说红绿灯得病了,嘴上有白斑,必需得治。所以就又去PET SAMART买了药,买了新过滤器。也真是大工程。2个疗程4天的时间过去了,结果得病的鱼还是死掉了,不知为什么。看来给鱼治病比想的要难。然后就是艰难的把鱼缸从楼上搬到楼下,因为阳光太多对鱼儿不好,虽然去掉了半缸水,虽然只是20加仑,但也还是很艰难的记忆,还真是不容易。

昨天儿子告诉我有小鱼了,孔雀鱼的孩子。我看到了一个,到了下午他说有6个,可我只看到1个,所以昨天晚上我没有经过他允许,就喂了一大堆鱼食,因为怕大鱼饿了会把小鱼吃掉。结果今天早上他就发现了并告诉我太多没有吃掉的食物在鱼缸里会污染生存条件,让我想办法去掉多余的食物,这个任务还真是艰巨。我该怎么办呢?当我盯着鱼缸想办法时,却发现总共有8条小鱼,好高兴,盯着他们不知不觉就半个小时。突然发现自己也开始喜欢上了鱼缸。有空儿就要看是否8个都在,还在问儿子是否应该把小鱼单独放,安全些,但他很简单地告诉我:不要,因为鱼需要适者生存。我还是很担心小鱼,大概是当妈妈习惯了,非常想把小鱼保护起来。盼着他们快点儿长大,那样就安全了。

后记                                                                             

2015添加的55加仑的鱼缸






珍珠丸子(台湾风味)

最近做了几次珍珠丸子,还真是很好吃,所以贴在这里给大家参考。


猪肉馅,虾仁,糯米,葱姜蒜适量

调味料
盐,糖,麻油,胡椒粉,蛋

做法
1.      糯米先用冷水泡1个小时备用,葱姜蒜各切碎末备用。
2.      猪肉馅先加盐和水一起搅拌,使绞肉能吸收水分,肉质变软。再加入虾仁泥继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其它调味料,完成肉馅的准备。
3.      将泡过水的糯米沥干水分。肉馅捏成小肉丸后,外表裹上糯米,并使每粒糯米均匀粘住,再放入蒸锅中。(蒸锅用荷叶或粽叶铺底)开大火蒸20分钟左右。吃时可沾自己喜欢的调味料。





Thursday, 17 February 2011

巴塞罗那国家宫-MNAC

MNAC-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巴塞罗那的国家宫
www.mnac.cat

去国家宫参观的那天,游客不是很多,应该说很少,空空荡荡,不像巴塞罗那其他的景点。拍了一些照片,国家宫里收录了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我知道的也只有GAODIPICASODALI。工作人员告诉我不可以照毕加索的部分。很奇怪,其他的艺术家都可以,除了毕加索。(毕加索博物馆也是不允许拍照)看来西班牙最有地位的大师是毕加索,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大师。

在这里看到了达利的“父亲”真迹。还有许多高迪设计的椅子展览。拍了一些照片。不好意思地是,国家宫给自己最深记忆的是它的西餐厅。环境还真是让人无话可说,高高的穹形屋顶,宫殿式的内部结构,窗外山下是壮观的西班牙广场。空空荡荡的餐厅,只有和我们同时进去的一对年轻人(20多岁的样子)。餐厅的工作人员不慌不忙,不知在后面忙什么,留下菜单就看不到人了,好像只有吃饭的人着急点菜赶时间。

我们就按最简单的方式点了他们订好的3道菜式套餐。就是从一大堆看不懂的名字里开胃菜,主菜,甜点各选出一个。没想到开胃菜就给我们了一个下马威,我们都吃不下,很腻人的感觉。奇怪-开胃菜成了主菜的感觉。主菜我点的是剑鱼,有些生鱼片的感觉。儿子点的是鸡肉。甜点我们点的是水果拼盘和蛋糕。说实话,味道不敢恭维,但环境感受非常好。可惜不让坐靠窗的位置,说是已经定位了,否则山下的西班牙广场能尽收眼底。

有趣的是快吃完的时候,来了一大群预定好的客人,原来安安静静的大堂突然变得熙熙攘攘,另有一番情趣。也许来的人太多,西餐就是麻烦,要一个个照顾,服务员忙不过来,只有2个人,所以我们等账单就半个多小时,好像是说不需要买单了。有意思的餐厅,终于账单来了,加上小费60欧,很不同感觉的餐厅,虽然无法享受那里的菜。

另外值得记忆的是椭圆大厅,1929年建的。现在仍是欧洲最大的室内大厅。

Sunday, 13 February 2011

MONTSERRAT修道院


大概还是时差的原因,早上2点就醒了,索性起床在网上待了2个多小时,再次确认相关信息,想带儿子好好利用这倒数第二天。


在酒店吃过自助早餐后打车去了大教堂,在那里逗留了一会儿,本来想绕着教堂外转转,刚一开始就看到教堂外有一群流浪汉样的人,同时闻到很冲的尿素味道,突然产生了一种恐怖感,面对很狭长的巷子,带着儿子退回正门,还是从教堂里面穿过去了。在教堂里时上过一次洗手间,是那种非常简单的,很小很小的一个空间,一扇半截的木门(上下都是空的),里面只有一个没有盖子的马桶,没有厕纸,有冲水把手,洗手盆是在外边,没有纸巾,洗手液等。不知是什么原因,卫生间这么简陋,也许是修道士清贫生活的一个写照。

从教堂出来,步行先去了皇家广场,因为很早,静静的巷子和白天熙熙攘攘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然后去了PARK GUELL古埃尔宫,10点才开门,所以只是在外边拍了几张立面照片,便又往回返去找音乐厅。9点半到了,先去买票却忘了用大眼睛的COUPON,多花了几欧。10点才开门,所以就围绕着这个著名的建筑转了2圈,拍了一些照片。我们是今天第一拨儿参观的组,是英语翻译。翻译带着大家参观不同的区域,讲解,但不许拍照。所以内部的华丽色彩只能留在记忆里了。最值得记忆的是这个剧场是历史上第一个自然采光的剧院建筑。很了不起的设计+了不起的建筑师(蒙达内尔)。

从音乐厅出来,步行到加泰罗尼亚广场的INFO,想咨询他们如何去修道院的事。结果她们提供的信息和我知道的差不多,其实所有的信息网上都有。于是就买了2张联票。一个小时一班车在西班牙广场出发,不确定是否能赶上20分钟后的那班,但还是想试试吧,于是是用跑的,先搭地铁L1, 然后赶1136的那班R5,在西班牙广场换乘R5时,举着手里的联票问一个工作人员,他指方向给我们,告诉我们站台号。冲到站台上看到一列车也不知是去哪里,按照时间应该是我们要坐的车没错。先登上车,才发现满满的车厢,许多人站着或坐在地上,我拿着票,问一个站着的像西人的年轻人是去MONTSERRAT吗?他大概没听明白,没有表情。当时我的样子一定是像个疯子,没有人回答我,我便继续往前走,到了中央车门的地方看门上口贴的站名发现了有我要去的地方,心里踏实了一些。这时坐在门口的一个中年妇女看到我手里的票,主动告诉我她也是去那里的。终于放心了(这个人真的很好,后来到站时还来告诉我她要下车,提醒我到站了)就这样登上了去修道院的火车。

火车要坐一个小时,其实是站了1个多小时,然后换乘一个上山的索道车再坐20多分钟,到了山顶的时候已是一点多了。得先填饱肚子,所以直奔山上的快餐厅,很大的那种。吃的披萨和意粉,很饱。然后开始观赏。因为买的是联票,所以可以免费缆车登上最高峰,只是要等待,上去了看到了那些圆圆的怪石。还帮3个西人游客拍了3张合影,因为她们3个人都想用自己的相机留个纪念。山上可以远行的路很多,但不敢也不想太晚回巴塞,所以没有停留太久。不过山顶的野猫真可爱,真的像网上说的修道院的猫很有修行,任人抚摸。儿子和猫照了几张合影。

乘缆车下来到修道院,每个地方转转,很神奇的建筑-建筑在山顶,被巨石围绕。因为是周六所以无缘听到唱诗班的天籁之声。

最后搭乘415的那班索道车离开,还是像来时一样,先换乘R5回到西班牙广场,再换L1回加泰罗尼亚广场。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巴塞罗那搭地铁的经历,感受到其实这个城市的交通很发达,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利用。因为累,到了加泰罗尼亚广场就打车回酒店了。


Saturday, 12 February 2011

到达巴塞罗那的那天

到达巴塞罗那第一天-让人迷失的街道+第一次打车

飞机还算正点,只晚点大概半个小时,因为起飞晚了一个小时。落地还是要经过机场安全检查(我其实不明白为什么入境还得安检,是怕我们袭击机场吗?)过安检时,金属探测又响了,我也不知自己身体里含什么金属超标,反正是每次一过安检就会被检查。

第一次来这个陌生的城市,直到出来看到举牌接我们的人心里才踏实。我们去酒店的途中,离开机场不久看到一片墓地,很特殊,但以为接下来的日子会有机会看到就没有抓紧拍照,模糊的记忆就是很多很大的照片立在那里小山坡上,一层一层,不像温哥华这里的墓碑都是平躺在地上,具体的自己也没看清楚。很遗憾。回来后在网上GOOGLE了几张不是很有代表性的照片。

酒店在奥林匹克港附近,但其实是看不到海的,要步行10分钟或更长些,因为我们第二天早第一次步行去海滩方向乱了,快半个小时才走到地中海。这里顺便说一下酒店的自助早晨非常丰富,水果都有十多种选择.

在酒店整理了行李,把护照和现金放入房间提供的保险箱,便带着一张在家里打印好的从酒店到毕加索博物馆的地图出发了。没想到,刚一出门就迷失了东南西北,因为酒店在一条斜街上,当时又找不到街道名称,整个感觉到了另外一个星球。本以为可以边走边看,很惬意,却因为总是找不到方向弄得很没心情,期间问了两个老先生,第二个先生还不错,知道我要去哪里,说着彼此听不懂的语言,指给我现在在那里,我才发现巴塞的街道名称是刻字在街口第一座建筑的立面上,OMG, 如果开车该如何找街名呢?虽然名字刻得很漂亮,很有历史感,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改善,应该醒目些。而且应该多些地图栏给游客,以方便我这样方向感差的人,但我的地图方向感很好,这大概是当初的专业学习带给自己的一个技能。

6月的巴塞罗那,下午4-5点的太阳还很高。温度和温哥华差不多。学会了看街名,感觉好些。发现我们其实一直在酒店附近转了20多分钟,早知这样,应该准备一个指南针。

从大街走到小巷,随着行人(游人)愈来愈多,终于看到了博物馆,不是很明显的一组建筑物,几个院落组成的。每个周日下午免费对公众开放,但内部不允许拍照,除了内庭院。

从博物馆出来,又去看了著名的教堂Esglesia de Maria海上圣母教堂然后就想着去海边找个吃饭的地方,知道这里有些餐馆是晚上8点半才营业,因为时间还早,就想去网上提到的PORT VELL的那家,穿过一段兰布格大道,终于到了,发现那个时间居然没有几个人吃饭,所以WAITER还不错,把我们带到了2楼外廊端头的位置,视觉感很好。面对着是平静的地中海,可以看到地面上海上兰布格大道上川流不息的行人,很惬意的感觉。那里的饭还可以,但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让人难忘。还是视觉享受的记忆比较深刻。

吃过饭,却又糊涂了如何打车回酒店,虽然地铁很方便,但因为之前听说小偷太多,所以来巴塞之前已经打定主意不坐地铁,公车。但等在马路边上却没有空载的出租车经过,渐渐地没了耐心,就开始走,(其实后来发现,在哥伦布纪念碑的区域因为有警察,所以有专门的区域打车,而我们的第一晚就是没有看到打车的地点所以错过了,却犯了更大的错,沿着海越走越远,期间试着想坐一种人力自行车,但他们的报价太可怕了,一个人30欧,又在一个BUS站问了两个等车的中年妇女,拿着地图指给他们我们酒店的位置,请他们指给我们现在的位置。结果花了很多时间,没有任何结果,他们拿着地图讨论了很久,却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在那里。语言不通还真是麻烦。正好看到一个卖饮料的摊铺,买了水,问那个亚洲面孔的先生,他很NICE但还是没有告诉我们我的问题,又或者他也不明白我的问题是什么。唯一的收获是告诉我出租车可以任何地方拦。赶紧走到最近的街上打车,很快有空车来了,给司机看酒店的卡,他点头我们就上去了,我们等的方向有问题。所以他又绕了一个大圈才走到我认识的街上,才发现刚刚其实离酒店也没有那么远,只是因为天黑语言不通,自己太紧张。还好坐在车上就感觉踏实了,很快到了,才5欧元多,很感谢就给了他8欧,总算把我们很快送回来了。其实巴塞罗那的出租车很容易打,而且很便宜,只要不是主要交通集中的地方,可以在任意地点打车。

儿子累坏了,洗过就睡了。这是在巴塞罗那的第一天,迷迷糊糊。


Monday, 31 January 2011

地中海烤鸡(好吃又容易做)



需要准备的材料(大致用量)
1.一只鸡(走地鸡最好,我用的是童子鸡,味道也很好)大概3.5磅重
2.2.瓣蒜
3.1tsp dried thyme或用新鲜的切碎大约1tbsp, 另外2-3根新鲜thyme(用干的代替我试过也不错),1.5-2磅左右的土豆
4.一个柠檬(用汁)
5.15ml/1tbsp 纯橄榄油
6.1.5CUP的热水
7.盐和黑胡椒

做法
1.把蒜和新鲜的thym放到鸡肚子里,胸脯朝下放入烤盘,然后把土豆切成1/2或1/4大小围在鸡周围。然后撒上柠檬汁(鸡和土豆上)
2.鸡和土豆上面撒上盐和黑胡椒粉,再把橄榄油淋在上面,然后撒上干(或新鲜)的thyme。最后把热水倒入烤盘中。烤30分钟(400F已预热好)
3.取出烤盘(鸡),把鸡翻面,再撒上些盐和黑胡椒和剩下的thyme。(如果盘中的水剩太少,可再加少许)把烤箱温度重新设到375F,再烤一个小时(或者鸡和土豆颜色呈金黄色)就可以了。

Tuesday, 25 January 2011

如何做巴塞罗那海鲜饭?HOW TO MAKE PAELLA?

从巴塞罗那回来后自己就开始尝试做我心里正宗的西班牙海鲜饭。先是在网上看帖子,菜谱,分析用的材料,结合自己在巴塞吃到的海鲜饭的感觉和记忆中的样子,终于在网上发现了一个不错的英文介绍。感谢网络,让世界变得很小,让梦想更容易实现。

说实话,网上关于海鲜饭的介绍非常多,但我还是觉得很多做法是简化了这道菜的烹饪过程,像是快餐的海鲜饭做法。我个人还是坚持用传统的做法,虽然很麻烦。圣诞时有几拨儿朋友都品尝过我做得这道餐,好评不断,有西人,国人,不同的年龄层。而且从7月到12月自己尝试了不下10次,有时候虾和鱿鱼圈的数量和个头大些,但都能保证大致一样的口味。所以就整理出我做海鲜饭的用的材料和烹饪过程,希望给喜欢海鲜饭的朋友一些参考。

海鲜饭要准备的原料很多,请参照图片。

先把原材料列出如下(4个人的量)

A. 1个洋葱(切碎)+青,红椒各一(切成小丁)+4-6瓣蒜(剁成泥)+2汤匙切碎的parsley(我 用的是意大利的Parsley, 那种叶子平平的)+解冻的1/2CUP绿豌豆
B. 2个熟的西红柿去皮,用grater弄成泥(或1CUP罐头西红柿,用叉子弄碎)
C. 16只洗净去皮的大虾,12只洗净的带壳的海虹,2只大鱿鱼管(切成圆环)
     我个人意见海鲜的量可以按照自己的喜欢调整。
D. 调料-smoked paprika, 海盐,黑胡椒粉(最好是现磨得),纯橄榄油,番红花(saffron)
E. 1.5CUP的普通大米(洗好),我用的是黄国宝米(传统是Spanish calasparra 或Bomba米)
F. 3CUP鸡高汤或海鲜高汤。
G. 柠檬1-2个,最后点缀和提味用。

以上就是要准备的材料,对于不喜欢蔬菜的孩子,海鲜饭是一个很好的饭品。因为做好的海鲜饭已经把所有的蔬菜混合在里面,已经没有感觉单独哪一种蔬菜。

做法(步骤)
第一步. 制作SOFRITO

 Sofrito是西班牙菜系的一种西红柿和洋葱制成的酱料。
1. 平底锅,开中火,放入2汤匙(TBSP)纯橄榄油+洋葱末+2TBSP切碎的PARSLEY+3/4部分准备好的的蒜末。烹饪8分钟,其间偶尔搅拌。
2. 然后加入准备好的番茄+2茶匙(TSP)的smoked paprika. 等到番茄里的水分都蒸发了,Sofrito就做好了。先盛出来。

第二步. 准备海鲜-cook mussels, shrimp, &squid
3.在制作Sofrito酱料的同时,可以煮海虹。用一个小汤锅,放入大约1-2杯(CUP)水加热。
4.水刚要沸腾时加入洗好的海虹,盖上盖子,小火加热5分钟。
5.取出海虹,去掉没有开口的海虹。(但用图片中那种,已经都是“开口”了)
6.平底锅,放入1汤匙TBSP纯橄榄油,中-高火,加入剩下的1/4部分准备好的蒜末+虾,大致2分钟后加入鱿鱼圈,继续加热1.5分钟(1分半)左右。盛出做好的虾和鱿鱼圈,撒上盐和黑胡椒粉,盖上盖子。

第三步. 炒米
7. 平底锅,2汤匙(TBSP)纯橄榄油,中火,放入切好的青红椒,烹制大约6分钟,其间偶尔搅拌。
8. 将准备好的Sofrito加入,再加入1.5CUP大米,搅拌均匀,大致1分钟。
9. 加入3CUP加热的高汤(鸡或海鲜)+1.5TSP海盐+1/2TSP黑胡椒粉(最好现磨)+Saffron. 搅拌均匀,开锅后继续10分钟,不搅拌,不加锅盖。
10. 小火继续加热15分钟,不搅拌。然后开中-大火1分钟或能闻到米粘锅底的味道,关火。

最后一步
11. 把之前准备好的海鲜依次放入做好的米饭锅中,再把解冻好的绿豌豆撒入。盖上锡纸,5分钟后就可以了。
12. 整锅或装盘上桌,再加入用于调味的柠檬(切成斜块儿)就可以了。




Saturday, 22 January 2011

FIGUERES-达利博物馆

FIGUERES

菲格拉斯(Figuers)是萨尔瓦多.达利的故乡,位于西班牙的东北端,离法国20公里的地方隶属于加泰隆尼亚自治区(Cataluña)赫罗纳省(Girona),因为达利的出生地使这个普通的欧洲小城蜚声国际。从巴塞罗纳只要乘坐2个小时的火车便可到达。

网上查好了应该坐RENFE去,就把要去的地名写在纸上。早上在酒店吃过自助餐后就打车去了RENFE在加泰罗尼亚广场的车站,买票时却遇到了问题。因为不想(也不懂)在自动售票机买票,就去了售票窗口。以为工作人员都是会讲英文。先找了个没人排队的柜台,那是位50多岁的先生,他用英语告诉我是旁边的柜台。便赶紧排队,这次是一位30多岁的女士,她说西班牙语,看我一脸的迷惑,就拿出一张车次表,把我可以乘坐的那班车MD821分的用圆珠笔圈上,我看看表,离出发还有几分钟。她问我是往返还是单程,我因为一时儿糊涂,不知如何买,因为回程打算去GALA城堡。便又问她,可她听不懂我问什么,我也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就跑回刚才那位先生的窗口想问问他,但他却说他们分属不同的公司,他不清楚,我还是得问那位女士。我说她不讲英文,这位先生说和他无关。无奈,重新排队,错过了刚才的一个快车,她给了我1个小时后的慢车票R,我还是没有买往返票,其实可以省几欧元,但当时自己还是想问回来如何换乘去PUBOLGALA城堡的车,所以就只买了单程票。唉!为了赶8点多的车,却还是坐了9点多的。

因为还有时间,就在大厅里坐了些时间,拍了几张照片才检票进站台等。他们的进站都是无人机器检票,这一点倒是很国际,很先进,感觉自己好像很乡下。也记起了2年前在上海地铁时的迷惑,那时自己不确定如何出站,先问了一个工作人员。想想在人家眼里自己大概也是个外来打工人士,啥也不懂。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思想还挺陈旧,仍然是喜欢和人交易,不适应面对机器,可早晚有一天,不管自己喜欢与否,也得适应这个时代。就像现在的超市,除了一次在IKEAHOME DEPOT尝试,我还不习惯在SELF CHECK OUT付款,大概骨子里不相信机器吧。但现在很多大商场都在增加SELF CHECK OUT服务,大势所趋。

站台就像中国的火车站和地铁的综合。因为样子很像火车站,但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车进站,频繁的感觉又像是在一个闹市的地铁站。其实巴塞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我和儿子没有好好利用,因为之前看到听到很多关于巴塞小偷多的负面消息,所以我们都是打车或者乘坐大眼睛游览车。唯一的一次做市内地铁是因为临走的前一天去修道院,在问讯处买了联票。

车基本准时,上车没有乘务员,座位随便,因为是慢车,(其实票价和快车很接近)车的感觉很古老,让人想起多年前在国内坐火车的记忆。不同的是没有那么拥挤,很安静。途中有位上了年纪的先生查票,是和中国过去一样用眼睛查看票的。我们车厢的后面远处还有一对20多岁的中国人(看上去像)一直想和他们打招呼,却没有机会。车上的广播没有英文,所以便紧张地盯着停过的每个小站,终于确定快到FIGUERES时,才稍稍放松了一些。

快到站时,车上有一段小插曲。因为我们是靠车厢的前面第一排,不清楚后面车厢里发生的事。后来听到声音,回头看到之前查票的先生和一个年轻黑人在讲什么,再后来另外一个同样制服的年轻女乘务从我们坐的车厢前门出去,很快,一个很壮的便衣和女机组一起回来。只见便衣很直接很强硬地对那个黑人说了一句英文“SIT!”再后来就都是西班牙语了,不知什么原因,他把黑人的手反按在身后。。因为不知为什么,只是莫名地感觉到一点点不安。。便带着儿子去了前面的车厢,因为很快要下车了,不想经过他们的身边,就这样到了FIGUERES

出站无人检票,达利博物馆并没有明显的标识,只是跟着感觉一直往前走。。因为镇子不大,绕来绕去还是会到,路上也发现了若干博物馆的小标识,非常小的红色路牌。但应该有更直接的路。真的面对博物馆时,却感觉自己在梦里……我和儿子都是很崇敬的心情,急急地想一睹展馆的宝贝,连入口的地图都没拿便进去了。参观的人还是挺多。看到了书中见过的一些熟悉的画面那样真实地近在咫尺,更感觉有些不真实。

Teatro-Museo Dali是全世界最大的达利作品收藏馆。剧院博物馆又名记忆博物馆 本世纪的世界级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就出生在这里。1974年,达利在故乡创建了举世闻名的达利博物馆,这里便成为吸引全球艺术爱好者的胜地,是西班牙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达利1989年去世,安葬于博物馆中心的地下室中。


达利是个很奇特的人,看到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尤其是石头画部分,以前从没见过。也看到了达利早期的一些单色作品,很多都是常人觉得怪异的内容。达利是个很聪明的天才,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又能让社会接受他。

达利自己称它为超现实主义世界,里面收藏着达利在各个创作阶段的作品,除画作外,博物馆还展出达利设计的雕塑、珠宝、家具等。达利博物馆原址是Figueres的一座老戏院,后是由达利本人设计完成的,改造后仍保留了建筑的主体布局,所以一个大而高的中厅和四面围饶,上下三层的回廊和包房,正厅入口处还有一个小花园。身处其中,时刻都会被达利的奇思怪想所吸引。


不过达利博物馆中,达利的行为艺术品让很多人流连,他的行为是对一些物件的再创作和组合,而后产生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这些物件可以是画,汽车,雕塑,窗帘,家具等等。因为达利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他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最出名的当属他的组合家俱版的米-维斯特,他将二幅画作眼睛,一件镶金的玉器当鼻子,一个红唇沙发,近处悬挂的窗帘卷曲出头发的造型,于是当我站在高处的凹镜后面,难以想象地是看到的是一张的真实的脸。最后重回到入口拿了一份英文地图,并让儿子和达利的一幅大的肖像海报合影,然后在礼品店买了一只有达利名字和画的咖啡杯(10.5欧元)作为纪念。

(达利博物馆的门票11欧,学生票价8欧。博物馆门票是包括了达利珠宝馆DaliJoies的参观)


因为累了,就想先吃午饭,然后去看珠宝馆。还是没有经验,没有去博物馆正门找餐馆,就近选了博物馆侧面珠宝馆入口处的一家餐馆。坐在马路边上吃饭对我们还是很有意义的记忆,因为在温哥华时很羡慕西人坐在路边的餐厅,旁若无人地享受美味,我们却永远都是选择室内靠窗的位置,因为还是习惯不被关注而是关注别人或风景。现在在国外可以入乡随俗,发现其实也很惬意比起室内的优雅安静。只是那天的过期饮料让我们对FIGUERES的印象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心情。吃饭的事在巴塞罗那的海鲜饭文中有提。

饭后,去了珠宝馆,那个时间除了我们和保安没有其他的游客。达利珠宝馆就在博物馆的侧门处,为了突出珠宝的光泽,展厅被布置得很幽暗,所以入口处倒更像是戏院,穿过丝绒布帘子,里面是黑黑的,只有珠宝是亮亮的,非常夺目。这里展出的是他于1932年至1970年间设计的共39款珠宝,以及设计原稿草图。达利的珠宝造型大部分来源于人体构造,带着钟表盘的眼睛,树枝状的手,电话听筒般的耳,红宝石的唇白珍珠的齿。。。最让人难忘的是一颗名为The Royal Heart(忠诚的心),外观是用黄金做成的心型和一顶珍珠皇冠。心中间的镂空处再用46颗红宝石,42颗钻石和4颗祖母绿做成一颗更小的心,而这颗价值连城的心竟会如一颗真正的心脏在不停地博动,一张一弛。。。拍了一些照片就离开了。真不知达利的想象力是从哪里来的,也羡慕GALA能有这样举世无双的珠宝该多幸福。

然后就是围绕着博物馆在大街上走走坐坐,拍了几张外观立面照片,因为下面几个原因,后来没有去PUBOL的加拉城堡
l        早晨车站工作人员的态度,自己不懂RENFE换乘方法
l        车上黑人的事,让我们担心这个地区的治安问题
l        中午餐馆过期饮料的事,觉得当地人没有那么善良
l        因为网上查是要先坐RENFEFLACA,然后打车,网上说只有打车或者步行能到PUBOL,突然很担心如果打了坏人的车怎么办?

几个原因,让我们后来放弃了原先的打算,乘坐341的快车MD回巴塞罗那了。也给这次的达利之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本来计划的全部3个地方,最后只完成了2个。如果下次去,一定要补上GALA城堡。

回程的MD快车比早上的慢车好多了,座位舒适,有英语广播站名,人很少,时间也短些。开车不久有过一个乘务查票。停的站很少,感觉很快就到了巴塞罗那。




Friday, 21 January 2011

快速DIY-旧椅子变漂亮的方法

因为一直对布料情有独钟,所以家里的窗帘,椅套,纸巾盒等都是homemade,09年因为椅垫脏了所以想出了换椅子面料的方法,感觉很实用和方便,并得到周边朋友们的认同。于是在10年的5月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贴在了加西网上,希望给大家一些生活中的小乐趣,相信会对一些网友有帮助。

我是按照图片中的这种简单餐椅来示范做法,因为这种椅子面可以拆卸,所以非常容易做。如果是不能拆卸的椅子,那还是得依赖缝纫机了。

做法示意如下:
1
,拆卸椅座,将椅子下面的连接螺丝拧下就可;
2
,布的各边尺寸大概比拆下的椅垫大5厘米左右;
3
,将布绷紧,用钉枪每边钉牢,留下4个角最后做;
4
,订好后将椅垫重新放回,螺丝上好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图示是一种钉枪,有很多选择,钉的长度根据椅垫的厚度决定。


   




癌症和月经洗头有关(转载)

癌症和月经洗头有关,女性们都看看吧

台湾的女医学博士庄淑旗根据研究医学,先后在日本庆应大学修得药理博士、医学博士,她对日本癌症患者三万人的病发前的生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均有极端的偏食习惯,并在调查中有惊人的发现,大多数的乳癌及子宫癌患者,喜欢在月经来潮时,洗头发、提重东西、或产后不注意调养或吃冰冷食物,致子宫收缩不完全,而使体内贺尔蒙分泌不平衡,长久累积而致癌。由于这项发现,博士乃潜心研究女性月经期间生理调理的方法,在日本发表改善月经期间饮食法,与改变生活方式疗法,结果使许多日本妇女因乳癌、子宫癌症及得患其它癌症开刀者,因饮食、生活的改善,而使癌症不再发。现在这个疗法已在日本被广为宣传,每年有数万人因而得救,这个方法就是,在月经期不能洗头,她说古老的时侯,妇女们都知道月经期间不能洗头,将之传给她的女儿媳妇,但不知其原因,有许多现代人总以为科学发达,古老的说法无凭据,不信,结果竟得乳癌,博士说:以往子宫大量出血的妇女,在妇科未发达以前,她们都不愿找医师看病,而有一个自疗方法,即是将头发用水打湿,则子宫收缩,血立刻止掉。因为这个原理,她发现,月经来潮时,不能洗发,不能吃冰冷食物,以免让排出的污血未排净,而残留在子宫之内,日积月累,贺尔蒙分泌失调,而有乳癌、子宫癌的发生,除了不洗发,不吃冰冷食物外,如月经来潮前会有头晕、胀奶、便泌者,这是癌症的前兆,预防方法可依体型用黑糖、莲藕、萝葡、薏仁等,熬汤饮之,则可防止癌细胞的发展,达到最佳的预防方法

少喝奶茶,不吃刚烤的面包,远离充电电源,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一天不喝多于两杯咖啡,少吃油多的食物,最佳睡眠时间为晚10点到早6点,晚5点后少吃大餐,一天喝酒不能超过1杯,不用冷水服胶囊,睡前半小时服药忌立即躺下,睡眠不足8小时人会变笨,有午觉习惯的人不易变老,手机剩一格点时不要打电话,因为一格电打电话时的辐射是平常的1000倍,还要记得要用左耳接电话,右耳接电话会直接伤到大脑­
正常的例假情况是每月28天,正负不能超过一天,每次时间应该45天。忽前忽后都不行。量多了也不行,量少了也不行。如果有痛经的女性朋友,不要不去管他,长期不管他,以后可能得以上三种的机率很大。经痛到医院去医生说是很正常的,确实这个不叫病。叫症状。特别是要准备在怀孕的妈妈们,一定要调好。为什么有的宝宝生出来,有小孩多动症,隔三岔五的感冒,绝对偏食?就是妈妈的例假出问题了。­­­
     也给大家分享几点。
在食谱里添加杂粮和蔬菜,一定要多吃五谷杂粮。五谷:大豆,大米,玉米,小麦,谷黍。大家有没有发现电视上的不孕症的广告也越来越多了?其实就是因为我们长期吃的食物中激素,农药,化肥多过,肝脏的排泄力度不够,排不出来以后,很多的脏东西要通过卵巢来走,走不出来就会逐渐在堵塞,输卵管一堵,不孕症就太正常了。
    夏天大家一定要禁嘴,不要吃冰冷的食物。寒气就到胃里,就像庄博士说的,就形成寒淤,让排出的污血未排净,而残留在子宫之内,日积月累。(子宫肌瘤就是积累的残留)

Monday, 10 January 2011

PORTLLIGAT-达利的故乡(巴塞罗那)

PORTLLIGAT-达利的故居
达利故居的全名应该是CASA MUSEU DALVADOR DALI-PORT LLIGAT

DALI的家乡看看是儿子的梦想,虽然自己很早就在网上查到知道如何去和DALI相关的几个地方:FIGUERES博物馆;PUBOLGALA城堡;PORT LLIGAT的达利故居,但其他网友的日志里从来没有人提过PORTLLIGATGALA城堡,也只有少数人去过FIGUERES博物馆。在达利的官方网站上知道需要2天去这三个地方。所以去巴塞罗那之前,自己还抱着一份儿希望,希望能找到一日游的团专门看DALI的路线,能去两个地方,然后自己再去另外一个。

在巴塞罗那的时候,也联系了网上曾经GOOGLE到的一个团-RABBIT,他们有DALI的一日游。但因为人数不够,取消了当时周四的团,电话里说周六应该没有问题,已经有3个人报名。因为我们是周日的飞机回温哥华,实在没有勇气等到周六,担心万一他们临时取消,我们的巴塞罗那岂不是白跑一趟。所以决定还是自己去,计划FIGUERES博物馆和GALA城堡用一天的时间,然后PORT LLIGAT再一天。后来因为一些原因,GALA城堡没有去,给这次的达利之行留下了遗憾。

从网上知道去PORTLLIGAT需要提前预约定位,因为没有可以跟的旅游团,便在网上预定了时间。请酒店帮忙把确定定位的邮件打印出来。

因为是前一天早上(71日)已经买好了往返CADAQUES的汽车票,晚上不太敢睡,怕误了早上8点的车,迷迷糊糊地睡了2-3个小时。早上7点就下楼吃了自助早餐,打车,很快到了车站BCN Est.Nord,其实步行也就不到20分钟的路。儿子去问讯处确认了站台是#27没有错就开始等。一直到8点过了5分车才出现。(汽车公司网址http://www.sarfa.com/) 上车按号码入座,没有多少乘客。中途在一个小镇ROSES停过十几分钟,但也没有乘客上车。

到了CADAQUES时近11点,和之前去过的FIGUERES很不同,给我们的感觉是美丽又安静的城市。蓝蓝的天,白白的建筑外墙(大部分)。。。从车站需要步行30分钟左右去PORTLLIGAT,路上没有什么人,大概一般来的人都是开车。先走到了CADAQUES的海边,看到了蓝蓝的地中海,感觉比巴塞罗那的地中海漂亮和舒服,虽然都是地中海。同时看到一个正和朋友聊天的警察及旁边不远的INFO CENTER,便先上前问问如何去DALI HOUSE, 警察很友好,指给我们方向并告诉我们要不停地上坡,而后又去了INFO小屋子,拿了一张地图,还是和巴塞罗那一样的习惯,工作人员用圆珠笔把我们现在的位置和达利故居的位置圈上。

心情好好的开始沿着坡路往上走,两旁都是民居,但却没有什么标识和箭头告诉你达利故居在哪里,也看不到路人,只能按照感觉和地图的大概方向走。遇到过23个小小的岔路口,和儿子商量,最后还都走对了。路上看到了一个白色小教堂,远远地还以为到了,后来拍了2张照片留念。

终于到了达利的家,先去了售票处,那位工作人员很友好,因为我预定的参观时间是1点(他们规定是提前30分取票,否则作废)时间还早,他问我是否想换成1150的,这样我们很快就可以参观了。我当然希望尽快,所以很感谢!

参观的每个时间段,一次只允许8个人好像是。有工作人员带着参观并讲解(英语,西班牙语及加泰罗尼亚语),每个房间有大致的停留时间规定。不过一切都很有序。从小门厅开始,参观了饭厅,黄屋,鸟房,卧室,GALA的休息室OVAL ROOM, 书房,庭院,游泳池,屋顶平台,画室,照片室等。达利的家是一个很温馨的海边微型“城堡”,不是很大,但功能齐全。达利运用了自己对光学的知识,很好地利用了镜子来反射太阳的光芒, 比如早上在床上就可以借着镜子看到海上日出。。。画室的窗外可以眺望静静的海湾,达利还为画室设计了滑轨系统,使巨幅画作可以升降以方便绘画。所以说达利还真是天才。

不到一个小时参观完成。然后在房子周围转转,很安静的海湾,和之前看到的CADAQUES完全不同。然后就往CADAQUES走,回去的路没有按照来时的老路,走进了几条巷子,好美的感觉,真真地感觉到什么是地中海风格,白白的建筑,蓝蓝的天空,巷子里盛放的紫色花,踩着碎石铺成的小路,记忆飘向很远的地方。。。路上碰上了一个50岁左右的女士,问她CADAQUES的方向,她听懂这句,很热情地朝下面方向指着说“都是”。。。还好,我们时间很富裕,否则还不得懵了。反正方向是对的,下山就是了,下去了就是美丽的海边。沿着海边的马路走了一阵子,看到了远处的INFO CENTER,知道了位置。

海边有些小商店,小餐馆,我们随便转了转,发现这个小镇的妇女都喜欢挽着草编的大袋子,是自己很久之前就喜欢的风格,但看到价钱还是放弃了,25欧元或更贵,在巴塞待了这几天,只发现CADAQUES的人喜欢用草编袋。因为才1点,离下午445回程的车还很遥远,就想找个餐馆打发时间。突然想起去达利故居路上看到了一个房子上有LA FONDA标志,想是否和巴塞罗那的是同一家,如果是就歪打正着了,可以在这里吃上一顿海鲜饭。正在犹豫的时候,有位拎着草袋的中年妇女走过,我就指着远处的LA FONDA问她,开门吗?她大概没有听懂,但一直点头并指给我们看如何过去。便和儿子又爬了一段坡,到了发现门却是锁着的,敲门没有声音,正要离开门却开了,我们赶紧回去走进房子。问那位开门的女主人是否OPEN,她不是很明白我们的英语,最后彼此明白了,这是一家家庭旅馆,只提供早晨,我们来的时候太晚了(相对于早餐)很失望地离开,到现在还不知LA FONDA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两家都用这个名字,有机会会找个懂西班牙的人请教一下。

不是我们要找的LA FONDA,便又重新走回海边,找了一个能看海的意大利小餐馆,坐在室外平台的木桌旁,看着不远处的大海,好舒服的感觉。儿子点了份肉球意粉,饮料,我要的是一份吞拿鱼,番茄沙拉,咖啡,甜点是老板推荐的自家制作的提拉米苏,量还可以,但相对于巴塞略贵了些,不过视觉和心情都不错。吃过东西又逛了附近的一些小店,却没有发现特别喜欢的纪念品,只拍了些照片就返回车站去等车了。回到巴塞已是晚上7点多些,因为累便直接回了酒店。如果有经验,其实不需要买往返票车票,因为从CADAQUESFIGUERES的长途汽车比较多,可以先坐到FIGUERES,然后换RENFE到巴塞罗那,路程时间差不多,但便宜些又时间灵活。或者当时买返程票,也有很多位置,价钱好像也一样。

总的来说,PORT LLIGAT很值得一看,顺便可以看看CADAQUES的美丽。这是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是我们在巴塞的第五天。
 

启程去巴塞罗那-出发的那天

旅程的1ST-写于机场和航班TS0498
因为事先没有在网上CHECK-IN, 所以早早地来到了机场,2点半从家里出发,CHECK-IN的队很短,但正好赶上一个刚休息好,大概刚完成午餐的先生办理手续,他居然说没有靠窗的位置,很奇怪,因为时间很早,不过想想也许是其他人都在网上订好位置了。但当时给我们的感觉还是不很友好,只好要了过道的位置。

安检花费了很多时间,手提的那个包还被单独检查了许久,想想大概是因为里面有一筒湿纸巾,便主动打开给工作人员看。还好345完成了全部检查,进入D65等待,飞机的起飞时间应该是545分,还有2个小时。儿子吃了一个带来的零食,然后开始画画,我也开始写这篇流水账日记。

今天的太阳很好,夜市应该是很多人光临的,可惜了这两周的好生意,所以我得抓紧时间好好体会巴塞罗那这个与众不同的城市,这个很多人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城市。。。但愿一切顺利吧! 必竟是花了11个小时才能飞过去的,应该把该看的地方尽量多花些时间看完。现在是435分,周围看看,等待的人还很少,不知是飞机没有满员,还是许多人还没来,希望人不多,这样会坐得舒服些。。。想想人生真的是矛盾,想要的不可能都得到,必须有取舍,所谓“熊掌与鱼不可能兼得”。。。。

终于飞机在等待后起飞了,时间大约在620分,好像是要飞行10个小时40分,没听太清楚,这个航班的机组有的英语说的没有那么明白。

第一次坐TRANSAT,上了飞机才发觉已经不适应空客的老飞机,没有独立的LCD电视,没有枕头,毯子,连耳机都要收费$2.00snack也是要花钱,还好有一餐免费的晚餐。

飞机并不满员,但我们没有经验应该先和空乘打招呼,所以看到有些人都调了位置时才和他们讲能否调到后面的空位,但被告知已经没有合适的位置了。一些人大概是去了商务舱。我们还是依旧坐在3人一排的地方。靠窗是一个西人男孩,年纪看上去和儿子差不多,他是一个人,随身拿了一个双肩背包和一个滑板。登机后全部都放在自己的脚下,后来我和他说应该放在上面的行李箱中,否则11个小时的飞行会很不舒服,于是他又出来重新放好了行李。

孩子就是孩子,伴随着这种经历,他们就会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成熟,就像我上大学时要自己中转火车一样。想想那时的自己挺勇敢,挺有主意的。长大后的自己却愈来愈依赖于别人,什么事都不想一个人承担,老是想着有人帮一把。大概人老了又回归了童年(虽然其实自己现在的年龄还是属于中年,没办法,心老了)。

儿子画了一会儿画,偶尔和邻座的男孩聊天,知道男孩儿在温哥华西区住,读11年级,有亲戚在巴塞罗那,他去年去过一次,他说是一个NICE 城市。

好像时间过得很慢,现在是745分,才飞了一个多小时。最近花了很多时间查阅巴塞罗那的信息,但愿会顺利。刚刚和儿子开玩笑,这个飞机的唯一特点就是几乎看不到亚洲人的面孔,整个飞机上应该也没有10个。一色的西人和略带肤色的人。(后来知道应该是西班牙裔的人)这可是现在很难看到的航班。

记得第一次从北京飞温哥华时(2000年移民登陆),坐的是加航。当时飞机上有一半中国面孔,但广播都是英语和法语,很陌生的感觉,那一刻让自己意识到是去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但现在的加航(往返北京)已经90%多的中国面孔,广播也多了国语和粤语,空乘也是一半中国人。。。真是不一样了,所以现在每每在加航上也是回家的感觉,没有了陌生。

这次好像是又一次的出国感觉。整个飞机上我们的黄皮肤很突出,而且更惨旳是一句西班牙语也不会。这次可是完全地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国度。这样想觉得自己还是挺勇敢的,心还没有那么老,但其实呢?也主要是为了儿子,希望这次能给他一个美好的回忆和激励,又或许是人生的一次飞跃,这个年龄任何事情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先记到这里,机组开始提供晚餐了,儿子都饿了。(810分)